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面向全省青年学子倾力打造属于青年自己的“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并推出第一堂大课《奋斗》,引导广大青年破解“青春之问”,表达“青春之声”,造就“青春之我”,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奋斗》大课由全国模范教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晓芳,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辅导员常徕担任课堂导师,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马柏、黄灿璨担任学习委员。
青春之问
1916年8月15日,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晨钟”之使命》一文中提到:“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提出青年的文明是奋斗的文明,他肯定青年的创造性,提倡青年奋斗,激励青年有所作为。李大钊从历史规律和世界变革之中看到了青年奋斗的意义,深刻认识到改变青年思想对于改变中国的重要性,他提出的以“青春中华”为口号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课堂中,三位导师将带领同学们回到100余年前,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启蒙故事。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人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宗旨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当时的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其中,由新民学会组织的湖南籍青年成为赴法大军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蔡和森、萧子升、徐特立、向警予、蔡畅等多人都先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前往了法国留学。毛泽东作为新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对勤工俭学运动投入了巨大精力,然而最后他本人却没有成行。

课堂上,大屏幕将播放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原创的历史短剧《枫叶红了》,该剧讲述在1918年8月的岳麓山爱晚亭,毛泽东与部分新民学会成员就赴法勤工俭学以及中国未来的方向展开讨论的故事。带领观众穿越回“星火燎原”的时代,感受一百多年前中国青年的远大理想,探寻毛泽东选择留守国内背后的信念。
上个世纪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青年,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苦苦寻觅救国救民的出路。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明确地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同年9月,他又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具体的建党步骤”,1921年12月,蔡和森归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蔡和森英勇就义,时年36岁。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几乎每人都有一个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经历,他们用青春年华对真理的不断探索,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三位嘉宾将围绕毛泽东、蔡和森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领袖的浴血奋斗史展开讨论。
青春之我

梁步阁,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微功率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领域的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其研制的雷达生命探测仪曾多次在抢险救灾中立下功劳,拯救了许多埋在废墟中幸存者的生命。多年以来,梁步阁教授带领团队在超宽带雷达目标探测理论、微动目标信号处理算法、收发硬件设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本节课堂,梁步阁教授将来到现场,亲身演绎由自身奋斗故事为原型改编的音乐情景剧《为了生的希望》,该剧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学生创作。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人为梦想插上了“奋斗”的翅膀,飞向浩瀚的星空。现场,嘉宾们也将向大家分享“前辈们”的奋斗史诗。

课堂上,来自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黄粤林将向我们分享自己走出乡村,学习兴农知识,又带着技术走回村里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百多年来,党和国家风雨兼程,沐风栉雨,在实践中求真知、探真理,终于开创如今盛世中华。
青春之声

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发出青春之声?一首由青年人作词作曲、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演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伴舞的歌曲《青春的路》将在现场演绎,告诉我们答案。
“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第一堂大课《奋斗》,将于5月30日20:00在全网播出。我们邀请千万青年学子同上一堂课,了解一代人的青春奋斗故事,传承一代人的奋发拼搏精神。
(一)移动端:
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APP)
湖南教育发布微博
湖南教育发布(视频号)
湘微教育(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
湖南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微信公众号)
(二)电视端:
湖南教育电视台
(三)网页端:
湖南教育电视台官网
(www.hnedutv.com)
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
湖南省教育厅
承办:湖南教育电视台
责编:陈玮 编辑:邱梦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